分享嘉宾:单英中、张延昆、张志刚、周立秋
核心观点:
1、招行的零售无敌,平安擅长消费贷,宁波在投资上有突破;
2、同样都是国有性质的,面对地域不一样,可能给它带来的客户质量对未来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3、银行的国有性质对冲了银行高负债的风险。这是老外无法理解的地方;
4、性价比上,毫无疑问是兴业银行高;
5、投资不用考虑太多宏观的,只要是人们离不开、不可缺少的行业就可以重点考虑;
6、财富有追求的民族,对他的经济是不用有太多顾虑;
7、数字货币本质是现金的电子化,是国家支付体系安全备份。
以下为具体内容纪要:一问:中国银行业护城河在哪里?张志刚:护城河是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到银行就是转换的成本比较高,这算一个护城河;但从提供的产品-贷款来说,都是一样的钱,没有差异性,这方面看又不算太有护城河;服务这方面的话,是看感受,对个人来说,转换成本和感受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性。
在零售银行护城河的效应会更强一些。我个人比较喜欢招商银行。
银行这个行业不算太有护城河,虽然有牌照,但是中国银行很多。但是深入到个股里去,差异性还是很大的,有的护城河是非常厉害的。比如招商银行,在和从业人员、研究人员谈话的中,谈到最多的就是招行的零售是无敌的,也就是说招行偏存款、偏客户。平安是在消费贷上突破,宁波在投资上突破,兴业在同业等别的方面突破。
说下招商银行:
首先是战略远见。在十年前零售并不是香饽饽(单个客户存款少,客户数量却很多,几百个客户都抵不上一个对公客户),是吃力不讨好,还要提供服务,但是当时招行的马行长就提出,不做对公的今天没饭吃,不做零售的明天没饭吃。所以招行很早就做零售,如一卡通、房屋按揭等,虽然不怎么赚钱,但是把客户绑定了,而且服务又好,基本不会换。
第二个说一下私人银行,是有规模效应的,招行是基金渠道的首选,服务好,也专业;反过来说,我成为招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接触到的优质产品就会比较多。招行的私人银行有规模效应,现在平安和民生再做私人银行,客户基础就是不一样的,这是招行很深的一个护城河。
周立秋:英雄所见略同,招商银行也是我拿了很多年的,拿它也是因为在零售这块做的比较好,零售做的好就意味着负债成本比较低,反馈到后端就是利润比较高。这两年和银行的朋友交流过程中,他们给我提供了另外的线索,其中一个民生银行的老行长他说,一个同事跳槽去了宁波银行,感受到了宁波银行的团队就像是十年前的民生银行。从现实中朋友公司的贷款经历来看,宁波银行风控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我的意思就是说,团队的创新、营销、风控管理能力也是公司往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基础的优势都是行业本身带来的,但是公司成长还是需要团队的努力程度带来的,有些银行它发展也很快,或者是负债质量高,或是客户把握比较松,未来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个人习惯把银行、保险作为底仓配置。
单英中:我在银行业工作了17年,所以岗位都体验了。银行这个行业是有护城河的,按照我的偏好来讲,我们还要找龙头的行业。戴维斯双击的戴维斯祖孙三代靠的主要就是银行、保险这两个行业,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行业,现在是肉眼可见的便宜。之前中信证券有过一个分析,过去15年所有28个子行业里面,平均股价表现最好的前四位中银行排在第三位,消费、家电排名第一第二,医药排名第四位。
非常不起眼的银行是最容易赚到钱的。
银行总的来说是同质化的,但现在银行间的差异也在逐步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国有、股份和城商行这三个梯队里面,我在这三个梯队里面都干过,从工商银行到上海银行、兴业银行。这几个银行现在确实已经逐步体现出来不同的特质,所谓的护城河。
张延昆:银行是不错,但是有比银行还要好的行业。个人比较喜欢有野心的公司,不想浪费时间在是好公司但不是顶级的行业,所以就研究其他类型的公司,比如喜欢消费、医药行业。
二问:国有性质对中大银行估值的影响?
周立秋:之前看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为什么外资不看好中国银行?就是因为不透明,坏账多,给老外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同样都是国有性质的,面对地域不一样,地方客户,特别是*府相关的客户,对未来业绩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张延昆:外资不投中国银行,就是不熟不做,估计他们的想法和我对银行的态度是一样的,对银行未来的发展不太清楚,成长空间在哪里,他们也不熟悉*策对银行的影响力。
张志刚:中国银行和国外银行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国有性质其实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四大行是不可能倒闭的,但国外再大的银行都有可能倒闭;不好的是中国银行承受了一些*策性的义务。所以个人提倡的是一个一个银行的看,具体分析它的业务,未来承担的“义务”的动向。
(前两天看到张老师关于招商银行的帖子,他提到专业的团队和良好的治理结构也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前面的马蔚华行长是真正的银行家,是真的懂银行业务的专家。关于治理结构,民生银行是个反面案例:比如股东贷款的问题、官员身份的高管、非专业的战略判断、短视而不顾质量的业绩增长等等都是治理结构不够好的表现。)
单英中:我国所有的银行都是国有性质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农工建交邮储这六大银行董事长、行长总的来说不是银行家,银行家也不太可能出现在六大行里面。
十二大股份制银行是大家可以考虑的标的,另外还有城商行,但是不可以以地区名称来给这些银行排序,例如,宁波银行跑赢上海银行、北京银行。
投资最重要的是性价比,美是一部分,价格也很重要,两者之间的平衡就需要投资者评估。
还有一个就是长期持有的概念,长期持有也是取决于你买的东西生命周期长短,另外一个是价格是不是到你心仪的位置。中外对比,国外银行的PE大概在12-15倍之间,中国在6-8倍之间。这么多年下来,银行的低估值一直存在,这种现象会不会继续,或者后面有一个反转,从我的逻辑上来理解,国外所有的银行都是私有的,中国银行都是国有的,在中国谈论价值、谈论金融、谈论资本市场,如果你对金融的万业之母都不了解,那我就觉得有一点本末倒置了;第二个,银行的国有文化背景可以对冲高负债率,如果银行是民营的,我觉得要慎重,因为它站的很高,如果稍不留神,就会有问题。国有银行的寿命是很长的,倒闭基本没有,但是其他行业中倒闭很多,这就是国有“保险带”的作用。我觉得不用管它是什么行业,或者是国有性质、民营的性质,最后我们都是要从它实际的数据出发。
三问: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哪个性价比最高?
单英中:性价比上,毫无疑问是兴业银行高。
综合来看,招商是走在前面的,因为零售业务现在处于红利期,前面做的投入,现在开始回报,累积效应;还有就是资产财富管理,招商银行做的很好。但是兴业银行在创新能力、投行业务、绿色金融这块也是错的,尤其是绿色金融是独树一帜的。未来5-10年兴业银行消化了同业问题,在绿色金融和投行业务上会有发展。
兴业银行现在是招商银行的70%-80%,从评判优不优的角度看,打7折,但是从价格的角度看,打4-5折,这没有对错,只是大家的选择,性价比自己选。
兴业银行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兴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是所有银行里面最强的,对市场,对监管*策前瞻性的领会是很强的(没有在银行工作过,是了解不到的);第二个是兴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甚至是超过国有大行的,这一方面广发银行也是有一些长项的;另外就是同业市场这一块。
平安银行业界称“小招行”,学招商银行做零售,背靠平安集团这颗大树,很多客户资源,所以零售业是它比较突出的地方。
宁波银行属于小而美,体量和前面说到的银行不好比,它只是城商行,现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经受到了限制,那么宁波银行原来在上海、北京等友好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这次之后就不能在设了。但是随着互联网等金融发展,不设也有好处,如果在经济不好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最后的成本收益是负的。如果选个股银行,差别还是很大的。但总的来说,银行的护城河,除了白酒的话,没有其他行业能够代替,银行业国家控制最严格,这本身就是一个最牢靠的护城河。
四问:中国银行的未来10年发生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性?
张延昆:不用大规模危机,现在就跌成了这样。投资不用考虑太多宏观的,只要是人们离不开的就可以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行业就可以。危机谁也预测不到。如果危机来临,银行业将背负更多的估值压力。
周立秋:危机已经来过了,在16-17年的时候,目前是在康复的阶段,可能疫情对部分银行有影响(贷款收不回来),是结构性的,总体来说,已经迈过了那个砍。未来如果有比较好的成长性的银行,还是可以去投资的。我家里堂哥是国有大行负责坏账处理的,我看他的加班的强度就知道了。
单英中:如果中国银行发生大规模危机,意味着国家经济崩盘。贷款利率是所以全社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换句话说,银行是一个综合体,是所有行业的稳定器。对*治可以愚钝一点,但对中国经济来说可以积极一点。中国这个民族是喜欢存钱的民族,对钱看的非常重的民族。对财富有追求的民族,对他的经济是不用有任何顾虑的。
张志刚:前阵子研究了世界银行的历史,发达国家发生银行危机的次数是非常频繁的,包括美国,差不多十来年一次。今天我们看到蚂蚁金融的坏账率不到1%,比招行信用卡的坏账率还要低。我支持其他老师的观点,中国大概率是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个人觉得会发生的概率也不低,在20%左右,对冲或解决的办法就买招行。原因是,第一招行资产质量好,第二招行有长期利润贡献的实力。
五问:数字人民币DCEP对银行的影响?
单英中:数字货币、外资银行、小微、支付等这些都是对银行的影响点,数字货币作为补充,对银行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但对银行存款获取非常担忧。
张延昆:估计影响最大的是点钞机行业,不会对银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银行内部的结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的业务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张志刚:可能会有一些影响,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别的功能暂时来看还是无可替代的。数字货币在未来也许会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支付方式。
周立秋:数字货币本质是现金的电子化,是国家支付体系安全备份。现在国家的金融支付体系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离柜率,万一民营的支付体系出现了障碍,万一出现了大面积的断网,可以离线支付的DCEP就有了它的用处。
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