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投资者说,投资银行股是一种智慧,因为论稳定和持久,没什么能超过它了,这也是为什么银行股能成为巴菲特的至爱。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波动实在太小,涨得又太慢,银行股不受股民青睐,一直处在低估值的状态。
从去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年上半年,国有银行净利润变化几乎趋于一致,比如工行下滑11%,建行下滑10%,农行下滑10%,中行下滑11%,邮储下滑11%。这是巧合吗?不不不,因为国家之前就说了,银行业要让利给实体经济,要拿出10%的利润出来。现在看来,10%这个比例很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年上半年虽然各大银行的利润看着是下降的,但是从营业收入来看,基本上各大行都是增长的。且不仅收入是增长的,拨备前的利润也是增长的。很明显,几家银行的利润,都是调整后给到大家来看的。这个调整有很多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几家银行都多提了一些信用减值的损失。比如说,邮储银行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亿元,同比增长21%。要知道,上半年邮储银行利润也就是亿元。多提了接近60亿元,这样一来,利润自然是负增长了。如果不多提,按照收入同比例提,其实邮储的利润还是增长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银行股估值依旧低呢?原因大致有3点:
1、银行是高杠杆的周期行业
我们的基金经理“坤坤”(张坤)曾表态过,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基金资产置于这种境地——碰到周期下行或者是外生冲击(如: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投资回报下降,坏账率上升。而这两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银行业都面临未来利润下降,坏账上升的不确定性,同时杠杆又会加大这种风险暴露,所以,经济下行周期、预期萎缩是导致银行股估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贷款供给过剩+科技金融冲击
众所周知,近十年来贷款业务不再是银行专属,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参与到“银行借贷业务”的供给中来,传统银行面临科技金融平台的挑战。而我国银行在小微和个人信贷的服务供给上不足,让很多互联网平台趁机杀入了这个市场蓝海,迅速做大。比如我们熟悉的蚂蚁金服,其实论业务本质,跟传统银行差不多,都是信贷嘛。但是以蚂蚁金服当时公布的发行价算,市盈率为96.5倍,而同期工商银行估值却只有6.1倍,相差16倍!
为什么估值会有这么大差异?因为蚂蚁金服凭借自己的平台数据能力,从放贷到风控,都可以部分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金融平台会对传统金融产生更大冲击,这也使得市场不敢对传统金融企业有更乐观的长期预期。
3、银行维持高盈利的“可持续性低”
我国银行高利润主要来自哪里呢?从宏观看,是中国经济高增长及伴随的信贷扩张。从微观业务上看,最赚钱的主要有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和居民消费信贷;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贷款等。虽说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质量之好”全球闻名,但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却没那么乐观,银行和地方平台企业间形成“双赢游戏”:平台公司凭借地方*府信用不断从银行获得支持,用于付息或者新增投资;银行通过给地方*府平台连续融资,使得平台可以缴纳利息,银行获得可观的利息收入,有些新债付旧债的息,拆东墙补西墙的意味。于是乎,这些利润的“可持续性”有待考量。
了解了银行股估值低的原因,我们再来总结下它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答案当然是值得。
首先,银行股股价便宜,既然银行股的股价便宜,再还没有被高估的时候,显然是最好的投资时候。其次,因为银行股的破净率高,一般当股票出现破净率高的时候,就说明这只股票股价低,业绩好,值得投资。再者银行股分红概率高,简而言之就是银行股股息高,每年分红金额不低,这是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回报。最后一点,银行股风险低,抵抗风险能力强,投资价值的两大要求它都符合。
综上,结论很明显,如果不是追求暴利和想赚快钱的投资者,长期投资银行股自然是合适的,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银行业盈利有保障,持续不断的分红带来红利收益,而超低的估值也构筑了很好的安全垫。可如果是冲浪型的投资者,想要短期回报,银行股可能无法满足你哦!
部分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疑问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