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年总结与
TUhjnbcbe - 2021/3/11 3:12:00

作者:张吉光

来源于:《当代金融家》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吉光,山东人,经济师,上海金融学会理事、商业银行研究部副主任,现就职于上海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研究领域为中小银行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著有《城市商业银行路在何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等著作。

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年GDP增速下滑至7.4%,创下24年来的新低。受此影响,与地方经济关系紧密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也从年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增产增长明显放缓,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群体内分化发展格局加剧,各城商行推动转型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展望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推动银行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城商行将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将进一步受到抑制。

一、年发展总结:增长放缓,分化加剧

(一)总体发展情况:增速回落,分化加剧

从各项指标表现来看,年城商行的发展呈现出“增速回落、分化加剧”的总体特征。一方面,整个群体的资产增速、净利润增速以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继续回落,不良则继续反弹,另一方面,群体内不同城商行之间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分化。

1、发展速度回落

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城商行的资产增速在年7月达到32.1%的峰值,之后开始回落,虽然中间触底后有所提升,但下行趋势没有改变(见图1)。年全年仍保持这一格局,资产增速从年初的22.9%下滑至年末的19.1%,负债增长走势与此基本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时,不良反弹、风险暴露降低了城商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另一方面则是监管机构出台同业新*,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同业业务扩张受阻。不过,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的资产增速仍处于较快水平,从而推动其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见图2),于年末达到10.8%的历史最高值。

2、盈利能力下滑

与资产增速放缓一致,年城商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从整个群体看,城商行资产收益率从一季度的1.3%持续下降至四季度的1.12%;从上市城商行看,3家A股上市城商行过去四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下滑,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从30.72%、28.15%、36.15%下降至14.33%、21.68%、16.24%。而在香港上市的四家城商行截至目前仅公布了年半年度经营业绩,与过去三年相比,也基本呈现下滑态势。资产增速下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导致利差收窄,以及发改委严查商业银行服务收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间业务收入是造成城商行盈利能力下滑的重要原因。

3、不良持续上升

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部分行业不景气影响,年城商行的信贷风险继续暴露,不良贷款持续双升。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突破1%达到1.16%,比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增幅达到56%。无论是不良率上升幅度,还是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幅度,均超过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说明城商行风险暴露速度更快,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更大。从过去更长时期来看,城商行不良率在年1季度降到0.78%的历史低点之后进入上升通道,年末已接近年1季度水平,而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相比于年1季度已经翻翻。

4、单体分化加剧

在整个行业增长放缓的同时,城商行群体内单体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一是规模的分化,年内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一万亿,连同北京银行可划为第一梯队,已经进入中型银行行列;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为代表,资产规模超过亿的可划为第二梯队;以青岛银行等为代表,资产规模位于-亿的可划为第三梯队;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商行规模分布在亿-0亿之间,可划为第四梯队;另有部分城商行资产规模处于亿以下,属于第五梯队。二是增速的分化,过去的一年,部分城商行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但少部分城商行受同业新*影响,资产规模不增反降。三是盈利的分化,大多数城商行仍保持利润的正增长,有的银行净利润增速甚至超过30%,但部分城商行受不良影响,出现负增长。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分化格局还将加剧,城商行群体内的大规模重组整合或将来临。

(二)年度发展特点:做精做专,谋求突围

为应对经济下行和金融改革深化带来的挑战,年各城商行进一步深化战略定位,通过产品创新培育业务特色,多渠道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加速网点布局,完善基础管理,致力于通过差异化竞争、特色化经营实现转型发展。总体来看,年度发展呈现出十大特点。

1、深化战略定位,差异化、特色化格局渐成

深化战略定位是近年来城商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主旋律。年,各城商行进一步延续这一趋势,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深化战略定位取得新进展。一是总体战略从笼统到清晰,进一步呈现差异化。以往城商行大多将战略确定为“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问题。年,一些银行通过编制发展战略,在分析研究自身特点和所处经济金融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清晰的发展战略,如郑州银行定位于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专家和精品社区银行,嘉兴银行则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方向。二是市场定位进一步下沉,错位竞争渐成趋势。一方面,城商行从行业属性等纬度进一步细分中小企业市场,选择某个行业作为自身市场定位,如泰隆银行将电商作为主攻方向,临商银行将物流企业作为市场定位;另一方面,客户定位进一步下沉,重点拓展单户贷款金额万乃至于5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三是经过几年的努力,特色定位成效逐步显现,经营特色逐步形成,如哈尔滨银行的对俄金融业务、威海市商业银行的对韩特色服务等。

2、聚焦业务重点,产品创新步伐加快

在产品数量与大型银行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加快创新步伐,培育特色产品,成为城商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年,城商行进一步加大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力度,围绕六个方面塑造产品特色。一是提高便捷性,如泰隆银行推出“立等贷”,快速放贷,立等可取,盛京银行推出“快贷通”,均围绕贷款发放速度做文章。二是降低成本,如稠州银行推出“融易卡”,按实际使用天数逐日计算利息。三是引入新技术,提高效率,如苏州银行引入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推出“苏式微贷”系列信贷产品。四是面向某行业或领域推出专属产品,如民泰银行推出“电商贷”,专门服务于电商企业。五是附加增值服务,如营口银行成立中小企业品牌俱乐部,向企业发放借记卡,存入一定金额的客户可以以市场最低折扣价购买俱乐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六是降低准入门槛和贷款条件。如郑州银行推出“小额宝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申请材料简单。

3、拓展新型业务,积极谋求转型发展

近年来各城商行纷纷加大转型力度,拓展新业务、获取新资格,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是转型的重要内容。年,各城商行继续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最明显的特点是,积极拓展投行业务,一方面成立专门的投资银行部,搭建专业化经营架构,如天津银行、北京银行,另一方面,纷纷与新三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与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的推荐挂牌业务,如杭州银行、贵阳银行等。其次,瞄准消费信贷,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年内苏州银行、郑州银行等获准首发信用卡。再次,规模较大的城商行,适应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积极申请并获得资产托管业务。最后,探索拓展科技金融、农村金融领域,走差别化竞争道路。如汉口银行搭建重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科技金融服务;苏州银行建立三农业务部,设立三农特色支行,推出金桂三农产品。

4、完善服务渠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

长期以来的经营地域限制造成了城商行在网点渠道上的短板。因此,城商行积极探索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出新网点形态等形式,致力于构建线上与线下、固定与移动、传统与新型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渠道。一是升级电子银行,推出新一代网银,丰富服务功能,提高客户体验度,如青岛银行推出“E智青银”。二是打造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推出手机银行、手机钱包或手机近场支付,如苏州银行推出的“苏行移动生活”,长沙银行推出的“掌钱”APP。三是引入社交媒体,推出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年总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