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重大变化来了!先来看这三大重点:
一是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二是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三是3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5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有行业人士预计,下一步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业务范围、机构设立、牌照数量等方面均有望松绑。
来看最新动态:
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
财*部副部长朱光耀介绍了两国元首北京会晤在经济领域达成共识的有关具体内容。金融开放是中美两国所达成的众多共识中的一项,其中上述三大项内容最引人注目。
“中国的金融开放*策比预想中来得要快,而且开放程度也比预期大。”北京一位外资行人士对该消息如是评论。
就在朱光耀宣布上述消息的前一天,外交部方面表示,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
多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项指导原则就是中外资金融机构要“一碗水端平”,对外资金融机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除了放宽持股比例外,下一步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业务范围、机构设立、牌照数量等方面均有望松绑。
“放宽金融业准入”意味着什么
券商、保险、银行股今天的盘中秀肌肉,很是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