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快更快不负创业精彩故事写在创业板
TUhjnbcbe - 2025/7/30 17:28:00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经济兴起,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由此衍生出了一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纳斯达克市场与风险资本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如何为这批新兴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本加持,如何为风险资本建立退出渠道,成为当时的迫切需要。因此,设立承载这些新兴企业的股票平台即二板市场,一时成为各国或地区竞相争夺之地。年,英国率先在欧洲成立了首家二板市场,即另类投资市场(AIM)。次年法国德国也相继设立了各自己的新市场;年,中国香港地区设立了香港创业板市场(GEM)。期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交易量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

就中国内地而言,对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的讨论当时也没有缺席。早在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提案作为当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被业界广泛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成思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同年,他提出了创业板“大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年起,深交所开始着手筹建创业板,十年磨剑开始。

创业支持行动

就在世纪之交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年10月,《证券日报》正式问世。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又一家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权威专业日报诞生,从此改写了政府指定专业证券类报纸的原有格局。报社成立后不久,作为每周日出版并聚焦创业与资本的“报中刊”即《创业周刊》随之诞生。这在当时主流财媒中算是独一份。历经四年多的发展,该刊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年3月,根据报社安排,我开始兼任周刊主编,同时吸纳了袁元、张志伟、贺俊等骨干力量,结合当时的经济大势,花了极大的功夫对周刊作了整合改造:周刊每期16版,彩色印刷,以“企业成长服务导刊,实效有趣的资本媒体”为主题,以“服务投资的平台桥梁,权威务实的资本媒体”为宗旨,以“服务创业,启迪投资”为目标,以向广大创业企业家、投资家及中介投资银行家提供纸介“交流园地”和“合作桥梁”为职志,及时报道国际国内创业投资、投融资、海外上市及产权交易等企业IPO前的一切资本运作动态,并开始新增和强化了对创意经济与科技园区、中国概念股等热点焦点领域的报道力度。当时如何将“创业周刊”四个报头汉字译成英文就费了不少脑细胞。最后之所以选择“EntrepreneurialWeekly”,是因为“Entrepreneurial”内有“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富于企业家精神的”之意,这正好与办刊的初衷与宗旨相匹配。另外,为便利记者与海外人士交流,名片也统一印成汉英两种文字。

记忆中,仅年一年时间,周刊记者们就参与了全国大大小小60多次会议,广泛接触了海内外的知名创投,以纳斯达克为首的海外交易所负责人、走访了北京产权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及西部联合交易所等主要产权交易所,走访了不少中国概念股上市公司……,成思危、黄奇帆、辜胜阻、王连洲、肖金泉、徐洪才、刘健钧、阎焱、温天纳、求伯君、熊焰、靳海涛、王守仁、倪正东、胡旭苍、何国杰、邵红霞、张昊、徐光勋、姜楠、郑磊、陈工孟……,都成为记者采访的对象;新浪、网易、百度、阿里、携程、盛大、腾讯、空中网、51job、金融界……,都成为周刊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更快不负创业精彩故事写在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