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近日
香港多家外资和中资投行传出裁员风波
据悉,裁员涉及人数超百人
初级员工首遭殃...
(应届生:)
(图片来源FT)
那香港投行是不是不值得去了?
一方面,目前九大投行还未出现裁员情况
另一方面,拜托人家可是亚洲金融中心诶
01
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扛把子
不多说了,直接上排名
前不久,被誉为各金融城市“晴雨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又更新了↓
香港:蝉联亚洲第一
上海:相比去年上升2个名次,位列第4
(图片来源网络)
可见,香港金融中心霸主地位不可撼动!那有着这样头衔的HongKong,你们回国求职的时候还在忽视它吗?
在香港做Banker,太爽了
01
金融名企聚集地
寸土寸金的香港,却汇集了一众金融大咖,据悉香港目前拥有间持牌银行、19间有限制牌照银行。此外还有49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
02
薪资高税还低
众所周知,投行的薪酬一般是=Base基础工资+签约奖金SignupBonus+绩效奖金PerformanceBonus构成的。
首先,根据Glassdoor的数据显示,香港一名投行Analyst的薪资在83万港币(71万人民币)左右:
(图片来源glassdoor)
再加上香港投行的福利,每年还会给IB分析师发放16万港币的房补,再加上年终奖,年薪加起来超万港币!而且伴随职位的升高,薪资、奖金都是会增加的,年入百万不是梦啊...
什么?你问这是税前还是税后
那小i要告诉你们,为了留住人才,香港不仅薪资高福利高,税率还低(气不气人),只有12%的低税率(vs纽约、伦敦高达30%-40%的税率)...
03
对留学生极其友好
最后就是,和美英相比,香港投行对留学生真的更为友好:
一般来说,香港投行组规模会比美国组小一丢丢,这意味着刚刚入职的投行汪会更容易拥有与客户打交道的机会。
在海外求职的时候,不可否认的是地域歧视语言差异,但在香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留学生拥有文化语言的先天优势(母语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是很多企业抢着要的。
02
全体留学生
香港招聘季抢人大战已开启!
你是否还停留在秋招一般是九、十月开启,醒醒吧!现实是手速快的企业早就抢跑了...
香港投行秋招火热进行中
早在3月,九大投行中的CreditSuisse率先打响23秋招第一枪,而且是提前了俩月那种(去年Ta是5月才开岗)...
紧接着GoldmanSachs、J.P.Morgan也争先开岗,而且几乎所有岗位都有针对香港的名额:
还有在这几天刚刚加入香港秋招第一梯队的MorganStanley,已开启SummerAnanlystProgram网申通道,岗位多多!
如何备战香港投行求职?
看到那么多岗位虚位以待,你是不是已经急不可待了?!但虽说留学生在香港求职有优势,但绝不代表很容易!首先香港的好,越来越多人发现,竞争压力变大;其次“学历内卷”时代下,通常申请香港投行求职的同学不外乎:
大陆国际学校/顶级公立高中毕业,英美名校本
清北复交(或个别内地名校,清北居多)本或者本+清北硕是可以的,本科虽然没完全卡死,但要求很高
美国常春藤级别/英国G5硕士
所以要想敲开香港投行的大门,你还需要...
1摸清投行招聘流程
要知道,投行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招聘流程、笔面试侧重点,所以一定要提前针对性地准备↓
香港投行的申请比较硬碰硬,基本就是直接走网申→一面→二面→Superday。一般在提交application后的3~5天会收到OnlineTest,而且onlinetest往往会被用来作为第一轮的初筛。
其次,想要面试顺利,求职技能和面试技巧方面也要足够扎实,否则也是会被直接Pass的。这里也要提醒下大家香港投行面试题会更加偏向于Technical一些...
2多刷相关实习经历
香港投行就喜欢有经验的人,据悉投行80%的全职offer都是通过实习生转正而来的。所以在招聘时都格外看重candidates的实习经历。
而这一点真的不止在香港求职适用,在任何国家/地区求职,顶级企业都是如此。尤其是院校背景本就落后别人的同学,毕竟有更优秀的人,换你是面试官也会选择比你优秀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