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原创李雯凤疫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冲击及
TUhjnbcbe - 2025/6/7 18:13:00
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年一季度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了全球经济发展,全球金融市场迅速传导发生巨震,而香港资本市场多类业务同样遭到重创。恒生指数在短短一个月内下跌近点,不仅中资美元债发行笔数及规模较同期下降十分显著,企业的IPO意愿也大大下降。同时,资管业务面临恐慌赎回及优质标的稀缺的困境,唯独经纪业务一枝独秀逆势上扬。面对波动的市场,在港中资投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有效管控公司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应在业务侧把握时机,管理侧重视各类风险管控、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团队精细化管理能力。本文拟对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做一阐述,并结合在港中资投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疫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

冲击

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1日宣布,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日10时(北京时间16时),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例,达到例。截至年5月3日下午4时,据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数据,香港没有新增冠状病毒病确诊个案,累计确诊个案维持宗,已出院人,死亡4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仍然带来的巨大恐慌,而这种恐慌不仅造成了日常秩序的停摆,更是随即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进而表现为全球金融市场骇人听闻的大波动。疫情迫使香港在隔离和防控方面快速升级,物流、人流均受到全方位的限制,以贸易和服务业为核心的香港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面临严峻挑战。

香港股票市场

疫情爆发后,全球多个地区的股市跌幅创下次贷危机以来的纪录。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后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点,跌幅达8.04%,英国富时指数报.45点,跌幅7.89%;法国CAC40指数报.52点,跌幅7.95%;希腊股市跌幅达13%,为欧洲股市跌幅之最;欧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股市下跌11%。

香港股票市场自2月下旬以来也大幅下挫,恒生指数自2月20日的点左右下降到3月19日的年度最低水平点,下跌幅度达24.5%。这期间美股大幅下跌导致多次熔断,远超年金融危机时的恐慌,这为恒生指数在短短一月内下跌近点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环球及香港股票市场的巨幅震荡是在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恐慌预期所致,根本原因在于新冠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在股票和油价大幅下跌的过程中,香港的银行机构大大收紧流动性,一些大型银行机构的展融资业务叫停或者大幅提升配资利率,这更加剧了高杠杆投资者被平仓带来对股票市场的雪上加霜效应。

香港美元债市场

美元债券市场在香港资本市场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更是中资企业美元债券最大的发行和交易中心,新冠疫情给股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香港的美元债券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实际上,年3月,香港债券市场的各类从业人员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投行机构债务资本市场部门业务普遍停滞不前。Bloomberg的数据显示,年1月和2月,市场分别发行了75笔和71笔中资美元债,但是进入3月仅有35笔,4月也仅有33笔发行成功,年3月发行57笔,4月发行87笔。截至年4月末,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为.62亿美元。年同期发行规模为.88亿美元。发行数量和规模的骤减直接反应了市场的态度。

在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全球高风险资产普遍遭受抛售,这也影响了债券二级市场的走势,其中中资美元债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高收益债券的下跌更为严重。彭博客户端数据显示,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iBoxxUSDAsiaex-JapanChinaHighYieldTRI)在14个交易日内由3月5日的峰值.75跌至3月23日的.75,跌幅达12.9%,期间单日跌幅最高为3月19日的2.96%(见图1)。

数据来源:Bloonberg

图1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价格走势

而中资美元债的投资级指数(iBoxxUSDAsiaex-JapanChinaInvestmentGradeTRI)的波动相较高收益则略显缓和,自3月9日达到价格峰值.42后仅用了9个交易日就跌至最低点.20,跌幅达5.62%,期间单日跌幅最高为3月18日0.15%(见图2)。

数据来源:Bloonberg

图2中资美元债的投资级指数价格走势

如此大幅度的波动无论对于高收益还是投资级的中资美元债市场都是极为罕见的。但对比二者的单日波幅可以推断,无论是投资级债券还是高收益债券其短期涨跌波动呈现一定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紧跟全球疫情恐慌情绪变化(见图3)。在这种氛围下,投资端的多数金融机构迅速反应,控制住了原本年初的加仓行为,并在波动期间谨慎调仓,市场整体交投积极性受恐慌情绪影响十分低迷。

数据来源:Bloonberg

图3中资美元债的投资级指数和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单日波幅对比

随着疫情在中国区域的受控及好转,4月份香港中资美元债市场表现出了明显的回暖。但是尽管美联储向市场释放了一系列工具和措施来试图恢复美元的流动性,金融机构的保守态度依然限制了海外美元的流动性投放,需求端的压力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在美元债券价格大幅震荡的同时,银行对授信的控制趋严,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对债券投资的配资规模和价格均进行大幅调整,有的严格限制新增,有的利率价格上升50%以上,有的则采取了严格的平仓措施。在3月中下旬,尽管美联储多次降息并基本降至零利率水平,但是美元的LIBOR水平却大幅上升(见图4),甚至达到年来的最高值,完全抵消了美联储年来的几次大幅降息效应。美元成本的快速提升,势必加剧美元债券价格的下行趋势,以致许多中资企业延期了美元债券的发行,即使一些知名中国央企也推迟了原计划3月下旬发行美元债券的档期。

数据来源:Wind

图4美元LIBOR3个月期指数走势

香港IPO市场

在股票市场受冲击的同时,香港的IPO市场受到一定负面影响。香港交易所年第一季度新上市公司共有39家,其中主板IPO上市35家、创业板转主板2家、创业板上市2家,年同期新上市公司总计43家,主板IPO上市公司31家、主板介绍上市1家、创业板转主板6家、创业板上市5家;年一季度总计募资.91亿港元,募资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3.49%(表1)。

表1上市证券市场概况对比

数据来源:香港交易所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第一季度递交上市申请的有44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有15家,上年同期递交上市申请家,34家通过聆讯。对比年和年一季度数据可见,年第一季度在港申请IPO上市的公司数量急剧下降,从上年的家下降为44家,而且聆讯通过的公司数也从34家降至15家,足以看到在疫情影响之下,企业上市的意愿和热情大大下降。另外,上面的比较还可看到,募资规模也较年下降了三分之一,投资端的收紧或资产规模集中偏中小型的趋势都未能进一步给予企业上市更强的动力和信心。

此外,相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反应出来,给年第二季度香港IPO市场带来更大程度的影响。

香港资产管理业务市场

资产管理是以投资股票、债券及私募股权产品为基础的,在股票和债券市场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资产管理公司一方面面临投资者恐慌式的赎回,同时也面临拟投资标的选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甚至一些以私募股权为主要投资标的的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面临既有投资标的估值下降的巨大压力,那些即将上市的标的更是被大幅降低预期估值。唯一例外的是,以医药健康为基础的一些基金迎来史无前例的繁荣。在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的环境中,即使一直亏损的一些以医疗健康为主题的企业,也受到投资者的好评和追捧,估值大大上升至难以理解的水平。

在美股7天3次熔断的背景下,不少投资人损失惨重,资产管理公司爆仓的谣言四起,即使是全球最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桥水基金也未能置身事外。在传言背景下,桥水基金披露了年截至3月18日的主要基金表现:AllWeather(10%波动率)下跌约12%。AllWeather(12%波动率)下降了约14%。AllWeatherChinaRMB已经下跌了约9%。PureAlpha(12%的波动率)下跌了约14%。PureAlpha(18%波动率)下跌了约21%。PureAlphaMajorMarkets(14%的波动率)下跌了约7%。PureAlphaMajorMarkets(21%的波动率)下跌了约11%。Optimalportfolio(10%的波动性)下跌了约18%。从上述波动来看,也足以直接感受到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

香港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根据基金交易网络Calastone数据显示,在香港买卖的基金,于年3月创下历来最大规模的赎回潮,资金净流出额高达亿元,当中主要来自债券基金,数目远超于年所录得的资金流出。年3月27日,香港发布证监会也向基金业发表了指引,提醒基金业参与者及中介人,它们有责任顾及客户的利益,有责任妥善地管理基金的流通性及确保客户得到公平对待,该通函强调证监会已加强对证监会认可基金的监察。行政总裁欧达礼表示,面对当前的市况,业界在推介可能大幅波动或流通性较低的产品时,应以适当的审慎态度行事。证监会指引的发布从监管角度敲响了基金业务的警钟。

由此可见,投资者对此次全球疫情事件的反应强烈,环球市场的起伏不定令多数投资人保持观望态度,他们宁愿把握足量现金在手,也不贸然卷入波动。可以推断,随着疫情更为深远的演变和影响,全球经济收缩带来的低迷的投资情绪将持续制约香港基金投资业务、资管业务的回暖。

香港经纪业务市场

在疫情和香港资本市场动荡的环境中,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表现却有所不同,呈现出较大幅度上升。

港交所每月市场的概况显示,自年疫情发生以来,每月成交金额均有上升,3月相对2月的成交金额更是增长了35%,经中央结算系统处理的联交所买卖之每日平均数也从1月到3月分别增长了12.73%、32.43%。若与年同期比较,年3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亿元,较年同期的亿元上升28%;首三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亿元,较年同期的亿元上升20%。年前三个月的总集资金额为亿元,较年同期的亿元上升%。年3月19日,小型恒生指数期货的成交合约创下张合约的历史新高,3月6日每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权的未平仓合约创下张合约的历史新高。 

新冠疫情蔓延期间,由于延期复工、强制隔离、居家办公等情况赋予了投资者更多的独立投资时间,加之动荡的金融市场环境激发了投资者抄底的积极性,而正是由于激烈波动的行情也致使更多短线操作发生,市场交投活跃。对于年一季度热门的新股而言,其中诺诚健华综合14间券商资料累计录得展额亿港元,康方生物综合多家券商资料录得展额(融资买入额)累计达.1亿港元。对于各家券商而言,经纪业务和新股认购的展融资业务反而获得了疫情的正向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和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对在港投行经营还是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加上香港证监会年下半年实施的展融资相关新规,造成年香港已逾15家证券行发出停业通知,超年全年的总和(14家),后续预计将有更多中小型证券商停业及结业,令市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李雯凤疫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冲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