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华尔街各大投行纷纷撤退,美股SPAC
TUhjnbcbe - 2025/6/6 17:21:00
                            

中国基金报记者伊万

近几年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又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上市制度曾在美股市场掀起了一阵狂潮。据德勤数据,年,美国SPAC交易创下家公司融资亿美元的纪录;年,SPAC筹集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传统IPO。

但时间迈入年,SPAC昔日的辉煌却似乎“熄火”了大半。德勤指出,年第一季度仅有53家SPAC在美上市,融资总额仅约98亿美元,这与年同期的只上市、募资亿美元相去甚远。

(来源:德勤)

而随着美国证监会(“SEC”)监管的加码,以及SPAC交易完成后不甚理想的回报和丑闻,曾经在SPAC庞大的市场中推波助澜的华尔街大行们,近日也“仓皇而逃”,纷纷暂缓或者缩减相关业务。

盛宴终结

高盛、花旗、美银纷纷“撤退”

曾经靠着SPAC赚的盆满钵满的华尔街大行们,现在对这项业务却似乎“避之不及”。

根据彭博社报道,高盛正在终止参与已上市大多数SPAC公司的交易,并暂停新的美国SPAC发行。消息人士称,如果上市公司已经非常接近完成de-SPAC(SPAC并购交易)流程,高盛将继续担任SPAC的顾问并协助完成交易。但高盛此后将暂停为大多数进行并购、即de-SPAC交易前的SPAC提供任何服务。

而华尔街另一投行,去年承销SPAC最多的花旗银行,也于上个月暂停了美国新SPAC的IPO业务。还有知情人士称,美国银行也缩减了与一些SPAC的合作,并可能在评估相关交易政策的过称中进一步退出。

据Dealogic数据显示,年,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高盛合计占美国SPAC交易的27%以上,承销了约亿美元的交易。彭博社还预计,其他投行也会跟进,将这项业务“踩刹车”,这给已经上市的SPAC赞助商带来了风险。

彭博社分析称,巨头投行们的撤退,跟市场恶化、监管机构紧张不安、交易回报下降都有关系,而近日SEC出台的新规,则是直接“火上浇油”——SPAC承销商将面临更大的责任风险,而这促使高盛这样的承销商怀疑这项业务是否还能继续“吸金”。

“我们在减少参与SPAC业务,作为对监管环境改变的回应,”高盛一名发言人对媒体表示。

新规出炉

投行巨头们在担心什么?

事实上,美国SEC早在去年就开始对SPAC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据SEC发布的报告,财年其提出的项执法行动中,加密货币和SPAC是最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尔街各大投行纷纷撤退,美股S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