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是谁拿走了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润CECL
TUhjnbcbe - 2025/6/6 17:20:00


  本季度盈利预期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年银行的盈利被夸大了。


  年,标普银行ETF——KBE一改年上涨33.49%的势头,转而向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年7月18日,SPDRSPBankETF(KBE)年内已经下跌了18.54%,基本持平于标普指数19.62%的跌幅。


  截至年7月19日,美国上市银行中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JPM.N)、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MS.N)、富国银行(WELLSFARGO,WFC.N)、花旗集团((CITIGROUP,C.N)、纽约梅隆银行(BNYMELLON,BK.N)、高盛集团(GOLDMANSACHS,GS.N)、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BAC.N)已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


  已公布年业绩报显示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净利润大幅下降


  从季报来看,各家银行的净利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摩根大通二季度实现净利润86.49亿美元,相较于年同期的亿美元,同比下滑28%;摩根士丹利净利润24.95亿美元,同比下降29%;富国银行净利润31亿美元,同比下降48%,几近腰斩;花旗集团实现净利润45.47亿美元,相比于年的62亿美元,同比下降26.58%;纽约梅隆银行实现净利润8.35亿美元,同比下滑15.74%;高盛集团实现净利润29.27亿美元,同比下降47%,也几近腰斩;美国银行实现净利润62亿美元,同比下降32.60%。


  与此同时,各大行的营收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第二季度,摩根大通实现营收.3亿美元,市场预期为.7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年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亿美元,市场普遍预期为.3亿美元;富国银行第二季度营收.3亿美元,同比下降16%,市场预期.3亿美元;花旗集团第二季度营收.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8%,而市场预期亿美元;纽约梅隆银行年第二季度营收42.5亿美元,市场预期41.8亿美元;高盛集团第二季度营收为.6亿美元,市场预期.75美元;美国银行营收为.9亿美元,市场预期亿美元。


  《巴伦周刊》指出,尽管收益有所下降,但市场看到了银行业仍然健康的情况,金融股是标准普尔指数表现较好的行业之一。


  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场记者会上称经过十年强监管之后,美国上市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抗压能力很强,普遍资金充足。


  对于美国银行业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巴伦周刊》分析认为,银行除了需要应对资本市场活动的大幅下降及与经济疲软早衰的迹象斗争之外,本季度盈利预期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年银行的盈利被夸大了,同时年资本市场的活动也高得多(年曾出现一波首次公开发行(IPO)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热潮)。


  年银行的盈利被夸大,是因为当时银行释放了大量的年计提的信贷损失准备金。一般而言,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贷款质量变差,银行需要拨备部分资金用来应对一些信贷损失。而当没有实际损失时,这些准备金又被释放到盈利中。例如:在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将其信贷损失准备金提高了89亿美元,在年第二季度释放了30亿美元。


  但是在年第二季度,随着银行为经济放缓做准备,它们又开始增加信贷损失拨备,当然远远没有达到年的水平。在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增加了4亿美元拨备。


  富国银行在过去两年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年第二季度增加了84亿美元的拨备,一年后释放了16亿美元,然后在最近一个季度增加了5.8亿美元。


  信贷损失准备金的建立和释放是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该准则被称为"当前预期信用损失",即CECL,于年初生效。这一准则目的在于迫使银行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做好准备,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能有更好的准备。储备金的建立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损失。


  不幸的是,在该方法实施的第一年,就经历了新冠疫情引发的冲击。《巴伦周刊》此前曾撰文指出,若非两年前建立了大量的准备金,银行会有出色的表现。


  但是华尔街可能不确定如何预测储备金的增加和释放的波动,因为每个银行的谨慎程度不同。


  由于这种离奇的会计方法,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富国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二季度业绩报未能达到预期。


  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该行在多项业务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在盈利能力和稳定的收入,“但是我们有一些相当不稳定的波动,因为我们有了CECL准则,显然它可以让盈利上升或下降很多。但那也只是一个会计概念。”


  但对于银行及它们的投资者而言,这一新标准面临着一个陡峭且代价高昂的学习过程。


  尽管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但是资本市场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


  发布业绩当天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花旗集团、纽约梅隆银行、高盛集团及美国银行收盘分别-3.49%、-0.39%、2.36%、13.23%、7.34%、2.51%和0.03%,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在发布业绩后第二天上涨4.58%和4.50%。


  投行业务拖累业绩


  按业务部分划分,这几家银行的第二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同比下滑。


  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投行业务收入为13.5亿美元,同比下滑61%;摩根士丹利为11亿美元,同比下滑55%;花旗银行第二季度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至8.05亿美元;高盛集团第二季度投资银行业务营收17.9亿美元,同比下滑48.12%。美国银行本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为11亿美元,同比下滑47%。


  投行业务收入下滑严重的原因或许与美股上市活动较少有关。受资本市场动荡、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席卷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影响,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美国三大交易所统计的年上半年美股市场IPO募集事件共起,同比减少78.63%,平均每月仅实现20起,去年同期平均每月的IPO项目数为95起;年上半年美股市场融资总金额为亿美元,同比减少91.45%。


  与市场活动密切相关的股票承销费用也出现大幅下滑。摩根大通第二季度的股票承销收入为2.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1亿美元下降77%;摩根士丹利第二季股票承销收入为1.48亿美元,同比下降86%;高盛集团第二季度股票承销收入1.31亿美元,市场预估2.亿美元。


  净利息收入超预期


  好的一面是利息收入超预期。受益于美联储遏制通货膨胀加息的举措,美国上市银行贷款收入和利润率有所改善,已经公布财报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都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净利息收入(NII)为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不包括市场业务的净利息收入为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摩根士丹利第二季度净利息收入为36.12亿美元,同比增长63%;非利息营收为.50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富国银行净利息收入为.9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非利息收入为68.30亿美元,同比下降40%。


  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上周五表示,与年相比,年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增加了18亿美元。


  纽约梅隆银行第二季度净利息收入为8.24亿美元,与年同期相比,净利息收入增长了28%。


  高盛集团第二季度净利息收入17.3亿美元,与年同期相比,净利息收增长6.13%。


  美国银行第二季度净利息收入亿美元,增长扣除利息支出后的收入增长6%,达到亿美元。并且美国银行还表示下个季度净利息收入可能会增加高达10亿美元。


  来自银行的警告


  对于美国银行业来讲,今年是艰难的一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年7月18日,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花旗集团、纽约梅隆银行、高盛集团、美国银行跌幅分别为:27.82%、18.41%、13.29%、15.58%、25.34%、20.30%、26.72%。


  已公布财报的银行对美国经济前景发出了警告。摩根大通CEO认为地缘政治紧张、高通胀、消费者信心下降、利率的不确定性、前所未有的量化紧缩及其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戈尔曼(JamesGorman)也认为美国可能会陷入某种形式的衰退。


  富国银行预计,美国经济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陷入长达约一年的衰退,一直持续到年年中。“美国经济放缓的速度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快。尽管投资者慢慢消化年盈利预期下调的影响,但近期股市很可能出现更多波动。预计在年和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和盈利将持续复苏。”该行敦促投资者保持耐心。


  文|《巴伦周刊》中文版黄颖芳


  编辑|吴海珊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年中全球投资盘点


  回望过去半年,全球投资震荡,宏观经济低迷,货币持续收紧,企业盈利下降,利好投资者的消息少之又少。年已走过半,全球投资市场的哪些重要变化影响了你的钱袋子?下半年又有哪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你重点
  本周三晚8点,欢迎来《何刚·全球投资报告》直播课一探究竟!本次直播课何刚老师将带你系统地盘点年中全球投资大事,从股市、汇率、债券、期货等重要投资市场分析震荡背后的原因,同时展望未来经济趋势、潜力行业以及投资新机会。


  注:本次直播是免费公开直播,在得到APP内搜索“全球投资报告”即可预约周三晚8点直播课。


  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年中全球投资盘点


  美联储加息如何影响你的财富


  《何刚·全球投资报告》——邀你今晚免费来听课

本文首发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谁拿走了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润CE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