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华创证券“鲸吞”太平洋刘永好实控两券商
本报记者/王力凝/北京报道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歌手任贤齐的一曲《伤心太平洋》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正如这首歌中描述一般,与之同名的太平洋证券(.SH),仍处在股东变动、业绩下滑的动荡之中,与当前国内券商加速全面转型显得格格不入。
11月5日晚间,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裕投资”)于当日与华创证券签订《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拟将其持有的不低于4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转让给华创证券。本次股份转让后,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或将变更为华创证券。
太平洋证券一度有“明天系”“涌金系”等资本加持,年年底成立仅3年的太平洋证券,通过证监会批函这一史无前例的形式实现IPO,成为第七家上市券商。上市12年以来,太平洋证券的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全线滞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国内上市券商中业绩垫底、股价最低。
随着华创证券的入主,太平洋证券能否获得新生?而同样作为小型券商的华创证券,在并购太平洋证券之后,又将得到怎样的发展?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创证券入主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收购方华创证券的实际控制人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如果再购入太平洋证券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新希望也面临着“一参一控”的政策限制。
原大股东套现退出
根据太平洋证券的公告,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计划将持有不低于4亿股股权转让给华创证券,交易价格以双方签署的正式股权转让协议为准。
回顾近一年来嘉裕投资在太平洋证券上的操作,堪称资本套现的高手。
年7月10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将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1%-5%的股权,增持价格不高于3.50元/股。
年1月11日,太平洋证券公告显示,嘉裕投资用了.72万元,累计增持太平洋证券.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远低于原计划1%的下限。随后,太平洋证券明确,由于资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融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嘉裕投资决定终止实施本次增持计划。增持计划没有完成,嘉裕投资却开始一手减持、一手质押。
太平洋证券年半年报中,嘉裕投资持有的8.亿股太平洋证券股权中,99.98%的股权已被质押。三季报显示,嘉裕投资持有太平洋证券7.亿股,持股比例为10.92%。其中,嘉裕投资持有的约5.81亿股股权处于质押状态,质押比例仍高达78.06%。
同时,相较于半年报,嘉裕投资已经在三季度减持了太平洋证券1.亿股,套现约4.77亿元。
“股东减持计划是根据其自身经营发展需要所制定,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对于大股东的减持,太平洋证券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时这样表示。
随着嘉裕投资向华创证券转让其持有的太平洋证券4亿股股权,嘉裕投资在半年时间通过减持太平洋证券将套现超过18亿元。同时,随着控股权的让出,太平洋证券多年来的操盘者涂建将退出对太平洋证券的控制。
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于年的嘉裕投资,原名为“北京华信六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六合”)”,注册资本2亿元,股东由涂建、郑亿华、张宪、陈爱华四位自然人组成,持股比例分别为28%、26%、25%和21%。其中,郑亿华和张宪在太平洋证券担任监事和董事。
华信六合的前身为泰安市泰山华信投资有限公司,曾是“明天系”和“涌金系”原董事长魏东之兄魏锋共同创办的公司,初始股东为明天控股有限公司和魏锋,出资分别为万元和万元。经过多次股权转让,“明天系”和“涌金系”在太平洋证券上市前退出,涂建出资万元,成为华信六合的最大股东,持股28%。
随着此次嘉裕投资转让股权,涂建也将退出对太平洋证券的实际控股。
业绩下滑频频踩雷
11月7日,太平洋证券董秘办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大股东转让公司股权一事现在没有更多的内容透露,后续进展将通过公告作出。”而华创证券相关负责人对此事则拒绝置评。
上世纪90年代,原云南证券因为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等违规经营,被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在年走向破产清算。为了收拾云南证券残局,弥补云南证券1.65亿元保证金缺口,接手云南证券的资产和员工,云南省政府支持成立了太平洋证券。
年,前身为云南大学南亚生物化工厂的云大科技(.SH)因为持续亏损、资不抵债被终止上市。年,在云南省政府的主导下,太平洋证券通过置换股权以及现金交易方式完成云大科技股权分置改革,并通过证监会办公厅以批函的形式实现上市,至今仍被资本市场称奇。
一方面,当时的太平洋证券成立仅3年,在~年累计亏损了.47万元,并不符合新股IPO条件。另一方面,太平洋证券既不是借壳,又不是证监会审批的新股上市。太平洋证券在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上交所上市,首日涨幅%。
上市12年以来,太平洋证券的发展并不顺利,此前公司已经连续四年业绩下滑。~年,太平洋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43亿元、18.04亿元、12.97亿元、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35亿元、6.66亿元、1.26亿元、-13.25亿元。业绩下滑之外,太平洋证券也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中“踩雷”受到重创。年3月,太平洋证券发布数据显示,公司及子公司近12月内涉及的诉讼或仲裁金额合计20.77亿元。其中,重大诉讼案件本金合计约17.59亿元,其他诉讼案件本金合计约3.18亿元。
在券商开始向财富管理转型之际,太平洋证券依然高度依赖传统经纪业务。年三季报显示,太平洋证券在前三季度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7亿元,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76万元、资管业务收入1亿元、经纪业务收入2.53亿元,占比高达59.25%。
年,在证监会统计的98家证券公司中,太平洋证券总资产位于第37名,营业收入第85名,净利润第96名,净资产收益率第94名,成本管理能力第91名,杠杆倍数第5名。年,太平洋证券的分类评级结果由年的“BB”下降为“B”。
华创证券后期入主,能给太平洋证券带来哪些新的变化,仍有待观察。
刘永好将拿下第二家券商
相较于处在行业垫底的太平洋证券,收购方华创证券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证券行业均为中游水平。
11月5日,华创证券母公司华创阳安(.SH)在公告中称,本次交易有助于华创证券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华创证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上述协议仅为意向性协议,且该交易尚需各交易主体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并经证监会等机构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