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银行理财产品有大变化,保本零风险
TUhjnbcbe - 2025/5/10 18:42:00

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根据监管要求,从今年开始,资管新规结束了3年的过渡期正式落地,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保本型理财产品将不复存在。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询问“以前买的还没到期的呢?”有的则调侃称:“让银行赔,还不如自己赔。”

这种变化会对普通投资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资管新规落地

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

据央视财经,记者浏览各大银行的手机App看到,原先介绍保本型理财产品的页面都变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介绍,很多理财产品都标识了风险级别。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资管新规过渡期,他们就陆续清退了保本型理财产品。

银行工作人员: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以后,就都清退了。之前做的有一些还在存续中,像一些期限比较长的会终止,把本金按时间算给客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普通投资者都意识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变化,并对名下的资产进行了重新配置。

深圳市民:之前配置了一些银行方面的理财,是保本保收益的。但是去年到今年已经没有这种理财产品了,所以自己也会在配置上多选择。

据了解,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消失来源于资管新规的落地。资管新规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自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经过三年的过渡期,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于“保本保息”“零风险”等都成了过去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这样的“刚性兑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代表着整个行业和金融市场潜伏的风险就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在资管新规新格局下,银行理财业务发生着深刻变化。不少银行专门成立了理财子公司,逐步将理财业务转移到理财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未来通过银行理财子公司,它的牌照实际上和现在的一些公募基金是大致等同的,可以发行更多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可以投入到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它覆盖的客户范围实际上是更广的。

业内:把钱交给专业机构去打理

或许是最简单的方式

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资管行业朝着净值化的方向发展。银行理财、信托资金、保险资金等正通过直接或与基金公司合作等方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证券市场中去,与此同时,我国基金发行市场规模也创下新高。

据了解,年1月将有只新基金开始发行。数据显示,年新成立公募基金只,超过年的只,创下历史新高;总发行份额近3万亿份。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理财产品有大变化,保本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