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预告ldquo职业探索月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779550.html

“商·见未来”行业讲座之

行业分享-投行私募领域

在下期“商见未来”行业讲座系列活动中,CDC邀请了来自Tier1美资投行私募股权投资专家StephonHo,与同学们分享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介绍与洞见,以及该行业的职业发展,欢迎同学们提前报名,锁定席位!

嘉宾:StephonHo

香港中文大学MBA

Tier-1美资投行

私募股权投资

专业人士

更多职业介绍: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pf/mipso_6344211.html
年8月15--16日,主题为“投资银行业务、私募投资与风险管理”的TGES前沿讲座系列六成功在线举办。这是天弈全球专家研讨(TGES)平台自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创办16年来首次以主题系列的方式举办大规模专家专题讲座,也是首次大规模在线开展专业交流活动。本次专题讲座系列共邀请了8位专家进行主题分享。建银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总裁丰习来作了题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的专题讲座。他表示,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分为一级市场业务、二级市场业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手段各有特点,方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投资银行业务要得到发展,必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这需要投行在日常业务中秉持对风险审慎和敬畏的态度,保持稳健的风险文化以及充足的风险意识。财通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谭志琪作了题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变革与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的专题讲座。他指出,在核准制下投行主要面对的是信用风险与合规风险。此时,投行的风险管理采用三级架构:项目组内复核、投行部下设质控部复核以及公司独立风控部复核。这样的模式存在风险管理自成体系、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等问题。而在注册制下,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交由市场,投行的风险管理将新增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因素。故投行的风险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业务综合化,如何实现统一风控和业务利益协调;做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时,如何应对市场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理想梧桐金控集团总裁宋炜作了题为《PE基金投资全流程风控》的专题讲座。他指出,PE(私募股权投资)与VC(风险投资)是一对存在较大差异的平行的概念,PE追求的是极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对于PE的全流程风控而言,包含了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环节。其中,投资阶段的风控最为重要,要求财务与业务相结合;资料研究与实地走访相结合;放造假与控估值相结合。PE风控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风险点后发掘好项目,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尤其是投后管理和投资退出阶段。资深国际投资专家刘虹瑜作了题为《私募债权投资风险管理》的专题讲座。她表示,私募债权是非银行机构向企业发放的贷款,由于其规模偏小、潜在回报有限、缺乏流动性,理论上的违约风险较高。机构在发放私募股权时,有多种防范风险的手段,包括保证机构的债权人第一顺位,确保合格的抵押品,进行压力测试和加强投后管理、特别是对企业的动态管理。机构同时还应注意规避潜在风险,如债务人抵押的有效性、隐性负债和其必要的资本支出等。此外,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抗周期的增长型企业,实施利益绑定,完善契约,确保企业的董事会席位以及加强对企业重组的能力和经验等,来确保债务的正常偿还。东方富海管理合伙人李树华作了题为《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穿越天鹅湖,拥抱新未来》的专题讲座。他指出,创业投资机构要具备产业思维、逆向思维、底线思维、长期思维和换位思考思维。创业的本质是研究人的本性与需求,而投资则是认知的变现。面对新冠疫情、中美摩擦升级等冲击,企业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重点防范灰犀牛事件。中美摩擦的本质是国力之争,国力之争的核心是科技之争,而科技是带动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核心资产。新世界的核心是科技、灵*是创新,我们要毫无保留地投身新世界,与科技为伍、与创新为伍。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监刘冰作了题为《PE市场投资风险管理》的专题讲座。他表示,诚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管理人,在投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风险管理可分为投前、投中、投后三个阶段。投前风控包括投资策略、投委制度和激励机制;投资阶段风险管理的核心体现在对于流程的设计和把控,投资阶段可分为尽调决策、合约签订及资金交割三个主要流程;投后风控主要解决知情权、控制权、收益权和退出决策四个方面的问题。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暨管委会主任陶修明作了题为《对*协议的实践形态、法律效力及实践处理》的专题讲座。他表示,对*协议是附条件的合同义务,是投资相关方对投资估值定价进行事后修订的制度安排。对*协议的纠纷处理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应以合同法为基本法律依据。只要合法且有效地签订对*协议,就应履行合同约定,并不损害公司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对*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并不意味着依照对*约定而提出的所有对*请求都应得到支持,也不意味着依照约定公式计算的全部请求金额都应予以支持,而应以目标公司的事实业绩为基准。对于实践中的仲裁请求,应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深国际投资风险管理专家杨海权作了题为《PE基金风险管理体系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他表示,资本寒冬募集难的形势下,LP避险情绪浓,机构募资头部效应显著。机构日渐减少非理性风险投资及小额投资,在项目遴选上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创业与投资最应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