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9月14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表示,要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子公司从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通过并表综合算大账的方式,用投资收益对冲贷款风险损失,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投、怎样贷、业务模式怎样设计,切实管控好投贷联动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做到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
尚主席这番话被业界解读为:商业银行将投资PE,“创投国家队”即将登场。一时间,“银行准许参与股权投资,国家队超级VC暴力登场”、“14.3万亿银行资金要进入私募”之类的消息刷爆了私募们的朋友圈。
目前,商业银行是不可以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正是这一法规限制了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然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表述,却又为银行做股权投资预留了*策余地。此次银监会尚主席的公开表态,或许可以借助“国家另有规定”的兜底条款,使商业银行能够合法合规的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实际上,中国证监会早在年就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有关工作的函》对券商开放了直接投资试点。中国保监会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稿,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既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已被允许开展创投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也算顺理成章。其实,早在前两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一些较早涉足二级市场的银行就已经开始试水资金委托给私募进行投资,而近一年多以来,各类银行纷纷进入,特别是以城商行为首的一些中小银行,委托私募机构进行投资更成趋势。据不完全了解,现在寻求与私募合作的银行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到地方城商行,无一缺位。三因素致商业银行爱上私募首先,商业银行的巨量资金需要增值保值。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年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存续的理财产品达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年全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只,累计募集资金.41万亿元。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理财端募集资金容易,募集到巨量资金需要投资出去实现增值保值。而在“资产荒”的当下,商业银行并没有有专业的投资能力,委托给私募也就成为了趋势。其次,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需要有所转变。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利润来自存贷利率差的利息收入。但在当今市场资金泛滥,利率持续走低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差获利模式可以运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等新生力量的冲击,虽未撼动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却也着实为其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之下,商业银行也在扩展新业务、寻找新模式。大力开展新兴中间经纪业务已经成为力图转变商业模式的银行们的共识,私募股权投资就是新兴中间经纪业务中的最为闪亮的那颗明珠。第三,商业银行进行股权投资是国家大力推进双创的需要。年下半年以来,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寒冬。一级市场资金似乎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多数创业项目陷入“C轮死”的怪圈。进入年,创新创业企业的资本寒冬愈演愈烈,而多数创业公司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困难的同时,创新创业企业在信贷融资渠道上也得不到支持。据统计,年仅有2%的创新创业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为银行贷款。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今日的创新创业企业,而国家大力推进双创需要商业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为商业银行股权投资松绑,正是为了让商业银行的资金可以进入到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电路、芯片和纳米技术等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私募靠内涵吸引商业银行1、私募拥有专业投资团队,对于产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在的资本市场并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是优质资产,以及能够识别优质资产的专业人才。私募就拥有这样的专业投资团队。一般而言,私募的人才来源有三个:一是具有产业深厚经验的专业人才,他们背后拥有产业资源,对相关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看透企业并遇见其产品的未来;二是来自券商、投行、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的投资人才,他们长期致力于某个行业的投资及研究工作,大多具有复合专业学习背景,熟悉金融投资领域,了解所投资或研究的行业情况;三是律师、会计师、保荐代表人等专业人士,他们更多的是利用其专业技能为团队投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2、私募行业在今年的整顿后更为安全规范。与公募基金以收益为最优先目标不同,私募更加重视风险控制。当前,监管部门对于私募的监管十分严格,甚至超越了以严格监管闻名的信托业。信托监管有“一法三规”,而私募监管则是“一法六规”。今年以来的私募新规实施,促使私募行业大洗牌,规模小能力弱运营差的私募基本已出局。私募行业整顿之后,私募的运作更加规范,信息披露更为公开,私募产品也更加具有安全性。这与商业银行严格风控的行业特点不谋而合。3、私募追求绝对收益,内部激励机制更为完善。与公募基金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不同,私募收取的管理费较低,其主要收入来自业绩报酬的提取。这就要求私募尽可能的追求绝对收益。在追求绝对收益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诉求是一致的。只有投资者先赚到钱,私募才可以赚钱。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私募内部的激励机制更为完善。私募所拥有的专业团队在完善的内部激励下,全力追求绝对正收益,在充分市场竞争的机制下,最终存活的私募都有着不错的绝对收益。而这恰恰是息差空间不断减少,利润率逐年下降的商业银行最为看重的因素。商业银行如何结亲私募商业银行同私募合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直投私募,即商业银行作为投资人直接投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商业银行的资金,目前这是市场最为盼望的方式;二是曲线直投私募,即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子公司进入私募领域,开展股权投资业务,这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尚未开放股权投资的法规环境下的迂回战术和典型模式;三是商业银行为私募基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如资金募集、资金托管、投贷联动、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等。无论商业银行如何牵手私募基金,这种牵手在本质上都是商业银行的巨量资金与私募基金专业投资人才的对接与合作。保障好银行巨量资金的合规与安全,激发出私募专业投资人才的投资才能,商业银行与私募基金的双赢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