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A股年报披露季收官,浙江上市公司也已经交出了自己在年的年报成绩单。同花顺数据显示,年度家浙江上市公司合计取得了5.03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对比年度4.84亿元的营业收入总和,同比增长3.93%。此外,家上市公司中在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共有家,占比49%。面对过去一年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浙江上市公司顶住压力,稳步上行,展现了浙江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健的发展态势。
①浙江上市公司谁最赚钱
上市公司净利润是A股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评估公司价值、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杆标尺。那么在浙江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企业又是谁呢?
制图张好蔚
根据最新披露的浙江上市公司年年报,宁波银行以.35亿元的净利润问鼎“浙股盈利王”,平均每天差不多可以赚到万元。作为国内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年全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0.66%。
众所周知,年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上市银行的整体息差有所减少,银行经营难度加剧。以四大国有银行(工行、农行、中行以及建行)为例,年四大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9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3%。其中,中国银行表现相对亮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1%至.89亿元,增速位居四家大行首位。不过,四大银行的净息差下行也是不争的事实。截至年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净息差分别下行31个、30个、16个、31个基点,至1.61%、1.60%、1.59%、1.70%。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银行仍然实现净利润在所有浙江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实属不易。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市银行经营难度加剧,但银行的“赚钱能力”依然不容小觑。除了“浙股盈利王”宁波银行以外,净利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同样是上市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杭州银行,分别以.48亿元和.83亿元包揽浙股盈利排行榜前三甲。紧随其后的“杭州安防双子星”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则以.08亿元和73.62亿元分列四五位。
记者翻查年浙江上市公司年报,当时浙江“最赚钱上市公司”前三名分别是宁波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海康威视,紧随其后的则是杭州银行与中国巨石,TOP5的上市公司里面有三家都是上市银行。
②浙江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都有谁
和上市公司净利润不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高低通常可以反映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能力。上市公司营业收入高意味着公司的经营规模较大,或者公司在其所在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个更加综合性的指标,是投资者评估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图张好蔚
根据年浙江上市公司年报,浙江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最高的依然是物产中大。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0.63%;归母净利润36.17亿元,同比下降7.85%;扣非净利润30.34亿元,同比下降3.06%,物产中大是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成员单位超家,员工逾2万人,办有1所企业大学,业务范围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年以来,物产中大的营业收入一直占据浙江上市公司前茅,系浙江上市公司中名副其实的“营收王”。
和年一样,排名浙江上市公司前三家的分别是物产中大、荣盛石化和浙商中拓,这个排序在年没有发生丝毫改变。其中,荣盛石化在年取得了.12亿元的营业收入,而浙商中拓则以.65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三。
此外,年浙股营收TOP5的公司还包括金田股份以及浙能电力,两家上市公司在年分别取得了亿元以及.75亿元的营业收入,是各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③谁是浙股净利润增速王?
如果说一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绝对值表示公司赚不赚钱,那么净利润增长速度则代表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它是上市公司赚钱的“加速度”。
年浙江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加速度”最快的当属杭州老牌丝绸企业万事利。今年4月25日晚间,万事利发布年年报,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0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6%。公司同期公布的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万事利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万元,同比增长51.18%;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20.36%。
万事利年诞生于“丝绸之府”浙江杭州,专注丝绸行业49年,成功服务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量级主场外交活动,这是杭州人家喻户晓的丝绸品牌。对于年业绩扭亏为盈,万事利解释称,“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的有序恢复,消费场景的拓展,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公司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加大对线上线下业务的拓展力度,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的是来自绍兴的生物医药企业向日葵,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万元,同比大增.93%,同样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来自杭州的祥源文旅同样实现了.72%的净利润增幅,祥源文旅背后的控股公司是祥源控股集团,成立于年,系A股上市公司祥源文旅、交建股份的控股企业。年以来,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旅游集团20强”。自年涉足文旅产业以来,祥源投资建设运营了40余个文旅项目,遍布14个省,覆盖世界遗产6处,国家5A级景区10处、4A级景区16处,主要包括安徽齐云山,湖南百龙天梯、黄龙洞、凤凰古城,湖北武当山,四川碧峰峡,山东崂山,福建太姥山、广东丹霞山等目的地。对于年业绩大增,祥源文旅表示,“年,伴随旅游市场整体复苏,公司经营业绩得以快速提升,公司旗下各景区总体接待人次、营业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制图张好蔚
④浙江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谁最高?
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研发费用的高低通常可以用于判断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高研发投入表明公司正在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这种创新能力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制图张好蔚
从年浙江上市公司的整体状况来看,海康威视以.93亿元的研发投入高居榜首。海康威视是浙江省内颇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年,海康威视实现营收.4亿元,同比增长7.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9.89%。
自公司成立以来,海康威视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近5年内累计投入研发.22亿。其中,年,公司研发费用.93亿元,同比增长16.08%;研发人员达到2.85万人,占总人数48.65%,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公司。年报提到,年,海康威视已初步完成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去年,公司创新业务总收入.53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0.77%。其中,萤石网络于年登陆科创板,海康机器人已递交IPO申请。
研发投入排名第二的是同样来自杭州的石化巨头——荣盛石化,年研发投入65.55亿元。荣盛石化总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毗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中国轻纺城,是中国石化-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通过强强联合,公司先后在宁波、大连和海南部署PTA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商之一。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荣盛石化十分注重科技研发,公司积极搭建各类研发平台,建立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以研发平台为依托,荣盛大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每年都有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问世。
年浙股研发投入第三位的是来自杭州,与海康威视并称“安防双子星”的大华股份,年研发费用达到39.67亿元。年,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5.41%;归母净利润73.62亿元,同比增长.73%;扣非净利润29.62亿元,同比增长87.39%。在大华股份的发展历史上,公司便十分注重科技研发。大华股份的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建立了67个海外分子公司,在国内设立了多个办事处,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民生、制造、教育、能源、金融、环保等多个领域,并参与了北京冬奥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G20杭州峰会、里约奥运会、厦门金砖国家峰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
⑤浙江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谁最大?
当前,上市公司分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新“国九条”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浙江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响应监管号召,不断提高分红比例和分红金额,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
制图张好蔚
从浙股年报分红分配方案来看,目前分红力度最大的是来自杭州的光伏设备企业禾迈股份,其年度分红方案为10转4.9股派36元(含税)。禾迈股份曾作为科创板“最贵新股”广受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