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继续运行在合理均衡区间,跨境双向投资较快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保持一定规模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5%,年全年为1.9%,说明当前经常账户运行更趋均衡。
从流入端看,年上半年,外国来华各类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1.6倍,充分体现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来华证券投资持续净流入。年上半年,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负债净增加)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境外对我国股权投资净流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亿美元;债券投资净流入亿美元,增长66%。
《报告》分析,.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策,以助力经济复苏。随着疫苗广泛接种和经济活动正常化,各国经济增长改善,部分经济体通胀压力攀升,宽松货币*策面临转向。美联储大概率于年底启动缩减购债,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率先启动加息。但是,当前美国就业缺口仍较大,变种病*亦在拖累经济复苏,预计美联储收紧货币*策步伐将较为缓慢。再加上美联储与市场沟通比较充分,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再现“缩减恐慌”的风险可控。
全球超宽松货币*策面临转向
《报告》对全球经济发展情况及货币*策取向进行了分析。
全球疫苗接种有序铺开,经济增长有所改善,部分经济体通胀压力攀升。经济增长方面,美国年一、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速分别达6.3%、6.5%,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度创63.8的历史高位。欧元区年二季度推进解封后经济动能快速回升,制造业PMI维持60以上高位。受全球贸易扩张周期提振,日本出口亦维持强劲。通胀方面,年4-8月,美国通胀较快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连续维持在5%以上,核心CPI增速也大于4%,均处于多年来高位;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通胀率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分析,全球央行超宽松货币*策立场面临转向。美联储年6月、9月连续将年*策利率预测由0.1%上调至1%,并释放年末启动缩减购债的*策信号。欧央行预计年四季度将降低购债速度,年将退出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英国央行已降低购债速度,9月会议态度进一步转“鹰”,释放可能在年底购债结束前就开始加息的信号。日本央行在收益率曲线控制框架下,择机削减了资产购买规模。部分新兴经济体率先启动加息。高通胀压力下,截至9月末,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央行年已分别累计加息个、个和50个基点,未来仍可能进一步加码。
短期内美联储*策收紧引发市场动荡的风险可控。当前美国就业缺口仍较大,变种病*亦拖累经济复苏步伐,且美联储将近期供需错配导致的高通胀视为暂时性。在平均通胀目标制框架下,美联储不再先发制人控制通胀,而是尽量维持宽松以促进就业复苏。再考虑到美国财*负担及金融市场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预计美联储收紧货币*策的步伐将较为缓慢。
此外,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频频就缩减购债与市场进行沟通,国际金融市场对美联储*策转向的预期较为充分,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年末启动缩减购债,年末或年初首次加息。因此,短期内美联储*策收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风险可控。中期看,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有望持续,供给约束与需求回暖之间的矛盾难以快速消退,未来通胀可能持续高位徘徊,需持续